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对话河北好人|杨密婷:让特殊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发表时间: 2022-12-23 来源:  
字体:[][][]
[打印] [关闭]
 

  好人名片:杨密婷,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密婷倾情奉献特教事业,十几年来,她以孩子为圆心,以爱心为半径,不断拓展教育边界,收获了一个个惊喜:培养出全省第一位聋人本科生,创造了聋哑孩子开口说话的奇迹,让1500多个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她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好人”等荣誉,今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特殊教育是发现教育,我们的孩子有不同于普通孩子的发展规律、发展需求,特教工作者要实施个别化教育,开发潜能、补偿缺陷,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这是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密婷到特教学校上任当天写下的一段话。

  十几年来,她致力于实现“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这一目标,提炼出了“以生为本,‘和·爱’花开”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是立足点,是为了孩子们一生的生活;‘和·爱’花开是过程与结果。学校最终要将这些特殊孩子培养为拥有健康人格、掌握生活技能、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人,让他们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杨密婷说。

  记者:听说您最初是在普通中学任教的,为什么会选择从事特教工作?

  杨密婷:说实话,当初我对特殊教育领域了解不是很深,最初的想法就是想着尝试下特教学校的工作。和孩子们吃住、学习在一起,时间长了,我深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是走进特教学校的第三天中午,在食堂和孩子们一起就餐时,我发现一个7岁的小女孩儿怎么也不吃饭。于是,我试着把她抱到自己腿上,喂给她饭吃,没想到她吃得特别香。原来她刚离开家,想妈妈了。那时,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妈妈一样对待这些残疾孩子,让他们享受到合适的教育,将来有尊严地生活。

  记者:我们都知道,特教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您从事特教工作以来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杨密婷:记得刚到学校时,老师们缺乏职业认同感,在外都不愿说自己从事特教工作。一位老师曾向我提过她去驾校报名考驾照的事,工作人员看到报名表上写着工作单位是特教学校,以为特教老师都是聋哑人,就说聋哑人不能考驾照。听到这件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做点什么,改变社会对特殊孩子、对特殊教育的传统认知。

  在2010年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们筹划在市电视台举办了一场主题晚会,晚会节目全部由学校师生自编自演,向社会充分展示特教师生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自此,邢台市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走进特教学校,看望学生、慰问教师,老师和孩子们倍受鼓舞。后来,学校经过二次改扩建,新的教学楼、宿舍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陆续配备齐全,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孩子们笑了,家长们满意了,老师们逢人便自豪地说:我是邢台市特教学校的一名老师!

  在学校工作几年后,还有一件事特别触动我。那是2012年8月,一个4周岁的听障孩子在家长陪伴下到学校报名,当得知因年龄不够不能入学时,他们坐在校门口久久不愿离去。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我,我深知学前康复对这些孩子的意义,这也坚定了我申办学前康复中心的决心。这期间,跑手续、跑审批,几经波折,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年底学校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学前康复中心。

  记者:不少学生都叫您“妈妈”,您如何看待这个称呼?

  杨密婷:对我来说,这是鼓励,也是动力。我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段微信记录,是个先天聋哑孩子2017年5月被大学提前录取后发给我的。她说:“校长妈妈,我考上郑州师范学院了,谢谢您帮我圆了大学梦!”收到这条信息时,我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就觉得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我心里,其实早把这些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学校就是我第二个家。不光是我,我们全校的教职工都同心、同行,为孩子们的生存、生活全方面负责,让他们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幸福成长。在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现在学校构建起以“和·爱”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营造管理家庭式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全体教师无私为学生献爱心,上课是老师,下课是家长;工作时间是服务者,业余时间是志愿者。我们时刻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不是父母胜似父母,自然也会收获孩子们的信赖和尊重。

  记者:这次入选“中国好人榜”,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未来,您有哪些规划?

  杨密婷:非常荣幸能够入选“中国好人榜”,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做好特教工作。

  目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和全校教职工一起把“让更多的特殊孩子享受到适合的教育,用教育改变孩子和家庭命运”的理想变成现实。未来,我们还将一起努力,创新特色优势、加快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师生一天一个新进步,学校一年一个新飞跃,让更多残疾孩子在这里掌握知识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之才。(河北日报记者高珊)

 


责任编辑:张天放
河北省辛集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